●建置: 2001/03/20 ●更新:2009/06/30             | 知性的 | 感性的 | 批判的

 

  

 
迴聲機

楊牧的文學成就,主要在詩與散文的書寫,而無論詩或散文,他的文本風格與特質,一言以蔽之,就是意象與聲籟的掌握。在意象的建構上,他不以文學語言的巧飾自滿,還進一步通過語言符號的多重指涉抓攫歷史和時代的意象;在聲籟的調製上,他也不以文本節奏韻律的豐繁為已足,而企圖深一層映現文學創作者對他所處時空和社會感知的聲籟。


.................................

 

 footnote

 

第四屆國家文藝獎文學類得獎者 楊牧

 


 

在意象與聲籟的跌宕中楊牧文本風格的主調

 

向陽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公佈本年度文藝獎得主,詩人楊牧以他四十多年持續不懈的文學創作總體成就獲得文學獎。從十五歲開始文學創作,以著驚人的敏銳和對文字的掌握能力崛起於五○年代台灣詩壇的楊牧,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人,生於一九四○年九月六日,在即將過六十歲生日前夕獲得這個國內重要獎項,可說是遲來的肯定,卻也是實至名歸的肯定。

正如同評審委員會對楊牧的肯定,他「堅持文學創作四十餘年,詩、散文、評論、譯作等均卓然成家。詩藝的追求,以浪漫主義為基調,構築生命的大象徵。散文的經營,兼顧修辭與造境,豐富台灣的抒情傳統。評論的建構,融匯美學涵養與人文關懷」。這段讚辭,涵括了楊牧近四十五年的文學志業,也說明了楊牧在詩藝、散文與評論等領域上的成就,堪稱貼切允當。

事實也是。楊牧從高中時期開始詩的追尋,以筆名「葉珊」在當時的主流詩刊《現代詩》、《藍星》、《創世紀》發表詩作,受到詩壇的矚目,一九六○年由藍星詩社出版他的第一本詩集《水之湄》,確立了他在詩壇的地位,至今為止,總計出有十五本詩集﹝含《楊牧詩集》Ⅰ、Ⅱ兩本﹞,從未間斷詩的創作。他的詩作,可以略分為兩個階段,以「葉珊」為筆名的階段和更用筆名為「楊牧」的階段,前一階段大抵酖於美感的追尋,浪漫多愁而善於蘊蓄動人的情境;後一階段則加進了敘事、神話的雄渾意圖,從詩集《傳說》﹝一九七一年﹞開始到近著《時光命題》﹝一九九七﹞,表現出他自足的詩的神話結構,以來自原初的生命,結合生身土地台灣的召喚、生命成長記憶的糾纏,通過語言符號﹝意象﹞的運作與聲韻節奏﹝聲籟﹞的斟酌,建構了與其他當代詩人殊異而繁複多彩的詩的世界。

這個特質,也表現在他獨樹一格的散文書寫中。一九六八年,楊牧以葉珊為名由文星書店出版的《葉珊散文集》,呼應了同一時期他在詩創作上的浪漫主義風格,語言甜美多汁,但到了一九八二年出版散文集《搜索者》之後,則開始他散文書寫的大敘事企圖,他開始介入社會關懷、歷史探詰和土地、族群、生命意義的究問。尤其在晚近出版的《山風海雨》﹝一九八七﹞、《方向歸零》﹝一九九一﹞和《昔我往矣》﹝一九九七﹞的三本具有隱喻意圖的半自傳散文集中,更是淋漓盡致,將文學意象與時代聲籟結為一體,超脫而出台灣散文抒情傳統一貫的自悲自憐與惜風憫月之外,凝視台灣的社會與政治變遷,開創出迄今無人能夠跨越的史詩式新散文體制。

楊牧的文學成就,主要在詩與散文的書寫,而無論詩或散文,他的文本風格與特質,一言以蔽之,就是意象與聲籟的掌握。在意象的建構上,他不以文學語言的巧飾自滿,還進一步通過語言符號的多重指涉抓攫歷史和時代的意象;在聲籟的調製上,他也不以文本節奏韻律的豐繁為已足,而企圖深一層映現文學創作者對他所處時空和社會感知的聲籟。從表象上看,他一貫維持抒情風格與浪漫主義的書寫調子,在深層結構中,則流動著他的知性思慮與現實主義的批判參與情懷。很少作家能將兩者融於一爐,也很少作家能出入其中雍然自得,這是楊牧文本不易為讀者所知,並被視為晦澀難解的原因,卻也是楊牧文本在當代台灣文學的兩極爭議中可貴的所在。

一九八六年,台灣正在解嚴前大混亂與大轉捩的分界點,楊牧在他出版的詩集《有人》後記〈詩為人而作〉中,寫下這段話:

我不能想像一致的步調追逐著同樣的風尚,會是多麼可厭的社會現象,時裝髮型尚且如此,何況詩的文學!我們的表達方式和著眼點在變化,但詩的精神意圖和文化目標,詩對藝術的超越性之執著,以及它對現實是非的關懷,寓批判和規勸於文字指涉與聲韻跌宕知之中,這一切,是不太可能隨政治局面或意識型態去改變的。

正足以作為評審委員會說他「創作風格與時俱進,不追逐流行,不依附權力,特立獨行,批判精神未嘗稍減,允為台灣文學的重鎮」的腳註。

 



 

2000/8/24暖暖•2000/8/25自由時報副刊

 

林淇瀁論文《書寫與拼圖》封面

 

序李長青《江湖》
評阿盛《夜燕相思燈》
寫給台灣囝仔的歌
評季季《行走的樹》
讀姚嘉文《霧社人止關》
序廖鴻基《腳跡船痕》
序康原《台灣囝仔的歌》
序陳庭宣《葡萄雨》
序李長青《落葉集》
序向明《我為詩狂》
評李敏勇編《新台灣詩選》
讀李瑞騰《有風就要停》
序林柏維《鹿谷茶飄香》
序解昆樺《台灣現代詩典律》
評聶華苓《三生三世》
序沈花末《加羅林魚木花開》
序綠蒂《春天記事》
論顏崑陽散文
序楊宗翰《台灣現代詩史》
評《林燿德佚文選》
評宋澤萊《一枝煎匙》
序林燿德《黑鍵與白鍵》
評侯吉諒《交響詩》
序《921文化祈福》
楊牧文本風格的主調
評瓦歷斯•諾幹《伊能再探查》
序葉伶芳《三八女人心》
序顏崑陽《上帝也得打卡》
序阿盛《作家列傳》
為李蕭錕油畫展而寫

 

®Xiang Yang Workshop 2001-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