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公佈本年度文藝獎得主,詩人楊牧以他四十多年持續不懈的文學創作總體成就獲得文學獎。從十五歲開始文學創作,以著驚人的敏銳和對文字的掌握能力崛起於五○年代台灣詩壇的楊牧,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人,生於一九四○年九月六日,在即將過六十歲生日前夕獲得這個國內重要獎項,可說是遲來的肯定,卻也是實至名歸的肯定。
正如同評審委員會對楊牧的肯定,他「堅持文學創作四十餘年,詩、散文、評論、譯作等均卓然成家。詩藝的追求,以浪漫主義為基調,構築生命的大象徵。散文的經營,兼顧修辭與造境,豐富台灣的抒情傳統。評論的建構,融匯美學涵養與人文關懷」。這段讚辭,涵括了楊牧近四十五年的文學志業,也說明了楊牧在詩藝、散文與評論等領域上的成就,堪稱貼切允當。
事實也是。楊牧從高中時期開始詩的追尋,以筆名「葉珊」在當時的主流詩刊《現代詩》、《藍星》、《創世紀》發表詩作,受到詩壇的矚目,一九六○年由藍星詩社出版他的第一本詩集《水之湄》,確立了他在詩壇的地位,至今為止,總計出有十五本詩集﹝含《楊牧詩集》Ⅰ、Ⅱ兩本﹞,從未間斷詩的創作。他的詩作,可以略分為兩個階段,以「葉珊」為筆名的階段和更用筆名為「楊牧」的階段,前一階段大抵酖於美感的追尋,浪漫多愁而善於蘊蓄動人的情境;後一階段則加進了敘事、神話的雄渾意圖,從詩集《傳說》﹝一九七一年﹞開始到近著《時光命題》﹝一九九七﹞,表現出他自足的詩的神話結構,以來自原初的生命,結合生身土地台灣的召喚、生命成長記憶的糾纏,通過語言符號﹝意象﹞的運作與聲韻節奏﹝聲籟﹞的斟酌,建構了與其他當代詩人殊異而繁複多彩的詩的世界。
這個特質,也表現在他獨樹一格的散文書寫中。一九六八年,楊牧以葉珊為名由文星書店出版的《葉珊散文集》,呼應了同一時期他在詩創作上的浪漫主義風格,語言甜美多汁,但到了一九八二年出版散文集《搜索者》之後,則開始他散文書寫的大敘事企圖,他開始介入社會關懷、歷史探詰和土地、族群、生命意義的究問。尤其在晚近出版的《山風海雨》﹝一九八七﹞、《方向歸零》﹝一九九一﹞和《昔我往矣》﹝一九九七﹞的三本具有隱喻意圖的半自傳散文集中,更是淋漓盡致,將文學意象與時代聲籟結為一體,超脫而出台灣散文抒情傳統一貫的自悲自憐與惜風憫月之外,凝視台灣的社會與政治變遷,開創出迄今無人能夠跨越的史詩式新散文體制。
楊牧的文學成就,主要在詩與散文的書寫,而無論詩或散文,他的文本風格與特質,一言以蔽之,就是意象與聲籟的掌握。在意象的建構上,他不以文學語言的巧飾自滿,還進一步通過語言符號的多重指涉抓攫歷史和時代的意象;在聲籟的調製上,他也不以文本節奏韻律的豐繁為已足,而企圖深一層映現文學創作者對他所處時空和社會感知的聲籟。從表象上看,他一貫維持抒情風格與浪漫主義的書寫調子,在深層結構中,則流動著他的知性思慮與現實主義的批判參與情懷。很少作家能將兩者融於一爐,也很少作家能出入其中雍然自得,這是楊牧文本不易為讀者所知,並被視為晦澀難解的原因,卻也是楊牧文本在當代台灣文學的兩極爭議中可貴的所在。
一九八六年,台灣正在解嚴前大混亂與大轉捩的分界點,楊牧在他出版的詩集《有人》後記〈詩為人而作〉中,寫下這段話:
我不能想像一致的步調追逐著同樣的風尚,會是多麼可厭的社會現象,時裝髮型尚且如此,何況詩的文學!我們的表達方式和著眼點在變化,但詩的精神意圖和文化目標,詩對藝術的超越性之執著,以及它對現實是非的關懷,寓批判和規勸於文字指涉與聲韻跌宕知之中,這一切,是不太可能隨政治局面或意識型態去改變的。
正足以作為評審委員會說他「創作風格與時俱進,不追逐流行,不依附權力,特立獨行,批判精神未嘗稍減,允為台灣文學的重鎮」的腳註。
2000/8/24暖暖•2000/8/25自由時報副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