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詩人向明先生早在五○年代便活躍現代詩壇,跟隨覃子豪先生,加入藍星詩社,五十年來寫詩不斷,數度主編《藍星詩刊》,十年前加入《台灣詩學》,為台灣詩學的振興,創作與評論未懈,質量都相當驚人;此外,他也陸續為多家報紙撰寫讀詩、評詩專欄,由於立論公允,且每有獨到見解,能引領讀者進入現代詩幽深美麗的堂奧,因此備受編者、讀者喜愛。向明讀詩、寫詩、評詩半世紀,他的詩風於儒雅處見辛辣、於平淡處蘊深沉,餘味無窮,耐人咀嚼,引人深思,卓然自成一家;他的詩話則縱橫開闔、敦厚恢宏,充滿理趣和慧見。半世紀孜矻於詩,而精進不已,從不疲軟,右手創作、左手撰評,這樣的詩人「向晚愈明」,在蒼茫的世紀中從容而行,特別令我這晚輩敬重、感佩。
向明的詩話,質精量多,他最為讀書界津津樂道的,是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所闢「新詩一百問」專欄,每週見報,為時長達兩年,與台灣文學評論家葉石濤的「小說一百問」、彭瑞金的「評論一百問」,三欄鼎立,既叫好又叫座,兩年後出書,更受到各界喜愛,尤其對於新詩教育者和創作者,這本論著猶如渡船、明燈,能引領新詩愛好者進入詩的世界,因此而建立了向明詩話的口碑。事實上,除了「新詩一百問」之外,向明也在《人間福報》開「詩探索」專欄、在《中華日報》副刊開「好詩共賞」專欄、在《青年日報》副刊開「窺詩手記」專欄,加上各報約稿、各大學院校和其他機構的演講,向明幾乎天天與詩為伍,為詩奮鬥,他的詩論述產量之多,詩壇少見,尤勝於中壯代學院詩人。瘂弦先生曾以「鉤稽沉珠,闢舊闡新」譽向明的詩話成就,絕非過譽。
收在這本評論集中的論述,就是向明近年來努力談詩、用心論詩的結晶。全書分為兩輯,輯一「詩的探索」,收向明「詩探索」專欄文章及其他在各報所撰談詩專文,大抵以詩作解析、比較與評論為主。向明論詩,以其鑽研現代詩的深厚經驗,本來就即精闢,發而為文,則更是鞭辟入裡,能見人所未見,點出詩作之中的弦外音。這輯當中,向明分析中國三、四○年代詩人冰心、沈啟無、廢名、魯迅等的詩作,台灣詩人余光中、楊喚、渡也、綠蒂等的創作世界,都能進入詩作核心,點出詩人風格與特質;此外,向明也論述古往今來的詩,如禪詩、哈代的反戰詩、詩中的蛙鳴,乃至於新世代詩人的詩風等,足以看出他對詩的狂愛,對詩的護持,毫無保留。他的詩話,用的是輕快活潑而不艱澀的語言,因此讀來毫不費力;但他的解析或論述,則又多有所本,其中有史料、有直觀,有嚴謹深邃的評賞、也有隨手拈來的侃侃而談,出入變化,使得他的詩話在內容與寫作形式上都獨樹一幟,可堪咀嚼。輯二「詩的奮鬥」,收的則是詩學論述,這些論述或者議詩的普世價值,或者論詩的現代性與古典性,或者說當代詩壇公共議題,總能細膩點描、深刻著墨,展現出詩人的博學多識、襟領開闊,並發展出一套特屬於向明的論述規則,有助於讀者理解當前現代詩面對的種種課題。本輯之內最值得關心詩史的讀者注意的,是詩人自述一生寫作歷程的〈詩的奮鬥〉,這篇長文,為大專院校巡迴講座的講稿,追述詩人寫作因緣,娓娓道來,動人十分,允為研究向明詩學的一手資料。
向明在這之前已有包括《新詩一百問》、《客子光陰詩卷裡》、《走在詩國邊沿》,《窺詩手記》、《詩來詩往》等五本詩話評論集問世,本書為第六本。近十年時光中,詩人寫詩從未間斷,還能奮筆為文,著述豐盛,不僅印證了寶刀之未老,更展現了詩人眼光之銳利、心靈之長青。我在拜讀這一系列論述過程中,對於這位常被讀者視為我的老大哥的詩壇耆老愛詩至此、抱詩如此,都自嘆不如。向明在對大學生演講時曾舉他的佳作〈第一次吃到自己手抓的魚〉作例子,說到寫詩的甘苦,其中有句曰「捕詩難於捕魚」,因為「詩總是滑溜得/勝過任何一條魚」,創作詩如此,論述詩尤其如此,但我卻在向明的質量俱佳的詩話論述中,看到了一個捕詩半世紀的漁夫手到擒來,以熟練、細膩、明快的筆,捕到了難以掌握的詩,以及詩的靈魂。作為向明的「向」字輩「弟弟」,我要向這位值得敬佩的前輩說:我不只看到魚了,我還看到活蹦活跳的魚,在您輕快而又邃密的詩話論述中!
2004/05/24南松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