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 2001/03/20 ●更新:2009/06/30             | 知性的 | 感性的 | 批判的

 

  

 
迴聲機

情慾只是表象,正如同人間的無奇不有的故事,隨時隨處發生的新聞事件,都只是表象。隱藏在這些表象之下的真實,也許是小說家最重要的任務。這部小說也有意觸及這樣的深沉的痛點。比如,廖影紅在與幾位男子交往的過程中的對話,機鋒洋溢,頗多對現實世界的嘲諷和無奈人生的深省。


.................................

 

 footnote

 

 


 

虛幻與真實的想像:序葉伶芳小說《三八女人心》

 

向陽

 

 

迷情小愛,一個在網路的文學世界之中馳騁飛揚的作家;葉伶芳,一個在解嚴前後台灣報界衝鋒陷陣的記者。這兩種不同職業、相異特質,甚至心性也該當大不相同的身分,很難令人相信可以同時存在於一個人身上,然而事實是,迷情小愛就是葉伶芳,葉伶芳就是迷情小愛:一個活躍於虛擬網路,一個存在於實構社會。虛幻與真實,如影子和身軀相互依存,如花與葉相互映襯,但有時也難免令人疑惑,到底何者為真?

在網路中,迷情小愛善於書寫現代社會男女情慾的複雜糾葛,剖解現代女性與傳統社會的矛盾抗鬥,同時慣於使用酷辣前衛的網路文體,解構實體社會的語文書寫慣習,自創新世代的言談風格;在現實中,從早期的記者生涯到如今仍持續的時評寫作,葉伶芳卻是一個冷靜理性兼有批判性格的議論者,她在複雜詭譎的新聞界待過,跑更加複雜詭譎的政治、外交新聞,對於我們置身其中的社會真實了解徹底。網路中的潑辣狂放,現實中的冷靜耿毅,同時存在於一顆心靈之中,簡直叫人不解,也讓人迷惑:春風和秋雨同在,艷陽和冰雪並存,迷情小愛和葉伶芳,誰虛誰實?

認識葉伶芳很早,十多年前,在解嚴前後以反對敢言著稱的自立晚報,我們曾是報館中的同事。對我來說,葉伶芳才是真實的,那個跑外交的政治組記者,年輕而有著果敢行動力和智慧的女記者,儘管交談不多,但是通過新聞稿和她所寫的特稿,在新聞線上我對她有著深刻的印象。但是,知道葉伶芳也喜愛文學,從事文學創作,則是在我也離開報界之後,從她發表於皇冠雜誌的長篇小說《鴛鴦渡水》開始,在這部以描寫泉州女性移民台灣經驗的歷史小說中,我初次見識到葉伶芳剪裁架構歷史小說的功力,而更重要的是她對生身之地的台灣過往的了解和認同,這時的葉伶芳漂泊海外吧,我只能由老同事偶而提起時知道她的點滴。與葉伶芳互通訊息,則是由網路中的「迷情小愛」網站網主介紹發現,我在網站中留下了留言,然後斷斷續續通信。對我來說,熟識的是記者葉伶芳,佩服的是小說家葉伶芳,好奇而陌生的是迷情小愛以及她所寫的以都會男女為主角的系列作品。

《潮騷的秘密信箱》,是我在網路閱讀的她的第一部作品。異於《鴛鴦渡水》的嚴肅和沉重的歷史感覺,這部作品輕盈活潑地觸及存在於都會、網路中的現代情慾,語言也相當大膽撩人,使已經和現代都會生活脫鉤許久的我不禁懷疑,這真是出自我所知道的葉伶芳的筆下嗎?早在一九八六年就在自立副刊向讀者介紹過米蘭•昆德拉混合政治與性、以性的書寫嘲諷政治的小說的我,在閱讀《潮騷的秘密信箱》的過程中,不免期望作者將性﹝或者情慾﹞切入權力關係中剖解,儘管那不是這部小說的主旨,但葉伶芳熟諳現實政治的詭譎運作,迷情小愛熟諳現代男女情慾世界的波濤起伏,兩者交融,應該有可能新闢當代台灣小說書寫的蹊徑。當然,這只是我的期望,也一直沒有向葉伶芳提過。這陣子在冒著溽暑讀她的《三八女人心》﹝原《愛情台北》﹞一書後,我有著更強烈的這樣的期許。

《三八女人心》以台北女子廖影紅的情慾世界為探討對象,故事交織在廖影紅離婚之後與白領外商人員Robert、網路工程師汪劍、報社副總編輯鄭仰觀等三個男性之間交往過程,最後歸於單純的「真實與渴欲」的愛情,「彷彿回到了十六歲那年的初戀」的源頭。這是相當典型的愛情小說的模式。過盡千帆皆不是,那人﹝愛情﹞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書寫。小說讀來相當輕快,搭配著其中幾場情慾戲碼的演出,也具有吸引讀者目光的效能。就大眾文學的要素而言,情節奇幻、場景細描、對話活潑和心理剖析,這部小說全都具備了。這是《三八女人心》可取之處,此外,它還洋溢著迷情小愛特有的佻達謔諷的書寫風格。如果讀者純為滿足好奇或者想窺覷複雜的女性情慾世界,這是一部可讀的小說。我的期許或許更多。情慾只是表象,正如同人間的無奇不有的故事,隨時隨處發生的新聞事件,都只是表象。隱藏在這些表象之下的真實,也許是小說家最重要的任務。這部小說也有意觸及這樣的深沉的痛點。比如,廖影紅在與幾位男子交往的過程中的對話,機鋒洋溢,頗多對現實世界的嘲諷和無奈人生的深省。在大眾文學書寫中,類似的敘議言說相當少見,這也是作者可期之處。不過,我期許更多,即使是在男女做愛的場景描述或情慾心境的舖寫上,直入真實的探究或許可讓小說的意義性更形深刻。廖影紅,無疑是作者所欲賦予的生命﹝以情慾變遷為表象﹞主權的一個象徵,她的權力行使,既然通過幾位男性來具現,則情慾行使的過程中,廖影紅的肢體、動作與表情,都還可給予更多的暗喻,來啟發更巨大的、更深沉的想像空間。

溽暑午後,台北陰雲密佈,卻躁熱異常。我在我所認識的葉伶芳、和我所陌生的迷情小愛的書寫中揮汗,為她的作品寫一篇被稱為「序」的文章。我迷惑於迷情小愛和葉伶芳何者為真的迷障中,久久尋覓不到出口。《三八女人心》是一部立意輕鬆而可讀性高的小說,而我卻用著嚴肅的心予以過苛的期待,未免不識趣了些。幸好迷情小愛就是葉伶芳,葉伶芳曾是我的同事,大概能接受我如此挑剔的讀者與朋友吧──肯定她對人間情慾的摸索與觸探,期待她進一步爬梳生命的真實和矛盾,在下一部小說中。

 



 

2000/7/21

 

林淇瀁論文《書寫與拼圖》封面

 

序李長青《江湖》
評阿盛《夜燕相思燈》
寫給台灣囝仔的歌
評季季《行走的樹》
讀姚嘉文《霧社人止關》
序廖鴻基《腳跡船痕》
序康原《台灣囝仔的歌》
序陳庭宣《葡萄雨》
序李長青《落葉集》
序向明《我為詩狂》
評李敏勇編《新台灣詩選》
讀李瑞騰《有風就要停》
序林柏維《鹿谷茶飄香》
序解昆樺《台灣現代詩典律》
評聶華苓《三生三世》
序沈花末《加羅林魚木花開》
序綠蒂《春天記事》
論顏崑陽散文
序楊宗翰《台灣現代詩史》
評《林燿德佚文選》
評宋澤萊《一枝煎匙》
序林燿德《黑鍵與白鍵》
評侯吉諒《交響詩》
序《921文化祈福》
楊牧文本風格的主調
評瓦歷斯•諾幹《伊能再探查》
序葉伶芳《三八女人心》
序顏崑陽《上帝也得打卡》
序阿盛《作家列傳》
為李蕭錕油畫展而寫

 

®Xiang Yang Workshop 2001-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