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詩從日治時期發展以來,至今七十餘年,眾多的台灣詩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環境中寫下他們的作品,這些詩作,或激昂亢奮、或悲哀沉鬱,或針對社會現實秉筆直陳、或單就個人心境娓婉曲寫,無論如何,只要表現成功,都會展現詩人和社會、家國之間的互動。詩,是時代的聲音;詩,是社會的心靈。通過詩,就可以接近時代與社會。
由李敏勇編選、解說的《新台灣詩選:啊,福爾摩沙!》,就是一本可以讓讀者通過詩來了解當代台灣社會的詩選。這本詩選選輯了戰後台灣詩人的詩作五十首,一人一首,故也可說是戰後台灣五十家詩選,較特殊的是第六輯選入的三位詩人增田良太郎、北原政吉、北影一,皆為日本詩人,不過又都和台灣具有密切關聯,他們都曾以台灣為故鄉,目前仍寫作,並在台灣發表,與台灣詩壇來往頻繁。李敏勇將三人編入以台灣為名的詩選中,顯然有深長的用意,意味著一個詩人只要他心中有台灣,有一顆愛台灣的心,就必然不會遭到排擠,不必擔心自己的書寫在台灣的文學長廊中消失。
這本詩選的編選主調,因此也可以看得出來,是以環繞在台灣歷史、文化、土地、社會、環境的詩作為主軸,全書六輯,輯一「內心深處的一幅畫」以詩人的心象凸顯台灣的歷史與被殖民情境,輯二「把自由還給鳥籠」通過詩作表現台灣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的集體意願,輯三「尋回失落的名字」則以認同為課題處理台灣長久以來國族認同的匱乏與必要,輯四「拉開你的弓」和輯五「鳥聲開出罌粟」選錄的詩多為表現當代台灣的土地、環境和社會議題,輯六「不願失去花和莖」則為外國籍詩人的台灣愛。由輯名和選錄詩作內容來看,李敏勇清楚地將這本詩選聚焦於當代台灣社會面臨的共同議題之上,試圖透過選入的詩作,提醒社會和讀者,一起來面對台灣的現象,思考台灣的未來。
從編選的角度看,這本詩選也與同類型的選集大有不同,除了詩選、作者簡介之外,編者的解說相當細膩、綿密,同時能將詩作和台灣議題有所連結,使得這五十首詩作因此容易理解。李敏勇對於詩人的背景、詩作的內涵都十分熟悉、能夠體會,解說起來就更能直指詩作背後的深沉意涵,尤其在這些詩和台灣社會、歷史變遷有關的背景上,李敏勇更能提供犀利的解說,有助於讀者對於每首詩發表之際的時代影像的掌握。詩選的可貴,不在於選入多少名家、名作,在於編選者對於選入的詩人、詩作是否瞭若指掌,且能細密分析。從這個標準看,這本詩選的編者解說部分特別值得推重。
詩選名為「新台灣詩選」,一方面因為這本詩選原來以每週聯載方式刊登於《新台灣新聞周刊》,一方面顯然也有定位這些詩作表現「新台灣」精神的用意。從前者來說,《新台灣新聞周刊》乃是國內重要的政論雜誌,能夠開闢專欄,每週提供其讀者一首台灣詩人作品,表現政治參與之外,以詩和文化作為公共領域議題的前瞻性,這是值得肯定的做法,台灣的民主發展不能只有議論、欠缺思考或想像,政論雜誌提供詩作,對於豐富讀者和社會的文化想像,自然有所裨益。就後者而言,告別台灣長久以來遭到外來政權統治的悲哀,迎向一個能反省、有前瞻,且又具開創能力的「新台灣」,顯然應是當前台灣詩人和社會共同思考的方向。李敏勇選輯半世紀以來的台灣詩作,加以解說詮釋,用意應該也在此。
這是一本有趣的詩選,也是一本有心的詩選。台灣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讀詩教人心靈柔軟,教人氣質高尚,讀一本含蘊濃厚台灣心的詩選更能教人對我們共同存活、腳踏的台灣有更親切、更誠摯的愛。寒冬已去,春花將開之際,讀《新台灣詩選》,可以讓暖流流過我們的血脈、花葉在我們心中燦放。
2004/01/27南松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