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新詩發展,是從1923年5月追風﹝謝春木﹞以日文創作〈詩的模仿〉四首短製開始。這篇作品發表於1924年4月的《台灣》雜誌﹝日本東京﹞。我曾在一篇論文中這樣說,「寫作者追風是個左翼知識青年,作品使用殖民統治者的語言,發表媒體位於殖民帝國首都,台灣的新詩發展以如此面貌出現於歷史長廊中,與其說是巧合,毋寧還隱喻著無奈與反諷」。
事實上,整個台灣新詩史的發展,也顯映著這樣的無奈。從日治時期到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台灣的新詩就是一段追尋主體建構的漫長旅途,也是一段認同倒錯的歷史書寫。它表現在詩風詩潮上,也表現在不到80年的詩社結盟之中。
台灣新詩有詩社之結盟,是從1933年起。當時由鹽分地帶詩人水蔭萍﹝楊熾昌﹞發起成立「風車詩社」,發行《風車》詩刊,開始移植法國超現實主義於當年的台灣詩壇,強調要以「知性的敘情」超越時空,探索內在生命。不過《風車》相當短命,只出刊一年4期,每期印刷75冊,便告結束,因此不管是發行量、期間或其實際影響,都屬有限,只是標誌了在台灣詩社發展史上先發者的歷史意義。
接續著《風車》出現的,是1942年創設的「銀鈴會」,根據林亨泰的追述,銀鈴會一開始只是「習作的味道很濃」的學生刊物,初由台中一中學生張彥勳、朱實、許世清等三人發起,出版油印刊物《邊緣草》,共出刊十幾期;1947加入林亨泰等人,刊物更名為《潮流》,才重振旗鼓。這份詩社及其詩刊,基本上延續《風車》的主張,成為戰後台灣「跨越語言﹝日語和華語﹞一代的詩人們」的代表,也成為銜接日治到民國統治的新詩的橋樑。
國民黨來台之後,中國的新詩源流正式銜接到台灣來。1951年鍾鼎文、紀弦、覃子豪等在《自立晚報》創刊《新詩週刊》,成為戰後台灣第一份詩刊;1956年1月,紀弦在台北創立「現代派」,糾合詩人達83人﹝其後陸續增至115人﹞,戰後台灣第一個詩社就此誕生。《新詩週刊》計出94期,整體水準齊一,不僅延續了大陸來台詩人的創作,也開啟了戰後台灣詩刊競爭的源流;「現代派」的成立,則在詩社和現代詩的主張上帶來此後台灣新詩蓬勃發展的契機。從紀弦創立「現代派」,並配合機關誌《現代詩》強調現代主義,主張「新詩乃是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起,台灣的新詩運動基本上就離不開詩社、詩刊與主義﹝或主張﹞這三個範疇,並因此相互競爭、反動,展開此後波濤詭譎的詩社流派和不同詩潮的起伏。
1954年3月由覃子豪、余光中、夏菁等人創辦的《藍星》詩刊,同年10月由張默、亞弦、洛夫創辦的《創世紀》詩刊,因為「現代派」結社的刺激,因而也都朝向以詩的主張和同仁的結盟的方向發展,並在五○年代形成主張現代主義的現代詩、主張抒情主義的藍星與主張超現實主義的創世紀等三個詩社鼎足而立、各領風騷的「班底」模式。班底模式因焉結構了從五○年代到八○年代詩壇的主要樣貌。
進入六○年代之後,創世紀詩社以更徹底的、全面西化的超現實主義取代了「現代派」的詩壇位置,擔當了台灣詩壇最前衛的角色。不過,也因此引起反彈,於是有1962年7月文曉村等結成的《葡萄園》詩刊、1964年6月林亨泰、陳千武、白萩等組成的《笠》詩刊的創辦。葡萄園由於不滿創世紀的西化晦澀,主張明朗化與普及化;笠則是結合了省籍詩人,強調詩的批判性,其後則朝向本土、現實主義發展。
不過,現實主義的高峰要等到七○年代青年詩社崛起之後才見萌長。在這個年代中,先是1971-72年間有《龍族》、《主流》及《大地》三個青年詩刊詩社的出現,針對當時的超現實主義與西化詩風提出強烈批判與反省,主張反身傳統、關懷現實、肯認本土、尊重世俗等現實主義詩學;其後有1975年羅青等人創刊《草根》,1979年向陽等創刊《陽光小集》,強烈標舉詩的民族性、社會性、本土性、開放性和世俗性的新路。從此台灣新詩的書寫風格才逐漸走向寫實與本土與多元的路子。
七○到八○年代的這些青年詩刊多不長命,完成階段性使命之後便偃旗息鼓。除了這五個詩刊詩社之外,順手列舉還有《詩脈》、《暴風雨》、《山水》、《風燈》、《秋水》、《詩人》、《天狼星》、《大海洋》、《綠地》、《詩潮》、《八掌溪》、《掌門》、《台灣詩季刊》、《漢廣》、《掌握》、《詩人坊》、《心臟》、《春風》、《地平線》、《兩岸》、《新陸》、《四度空間》、《曼陀羅》等多家,今仍出刊不懈者只有《秋水》、《大海洋》與等三刊。
進入九○年代之後,台灣已經解嚴,政治上的本土成為主流,經濟上則因為民主資本主義成熟,社會更趨多元,加上報禁解除與新媒體出現的資訊衝激,整個文化界的大眾化風潮形成,對照著這樣的社會變遷,詩壇不再像過去一樣呼風喚雨,可以明確區分主流或非主流,而是形成多元並陳,詩社解體的後現代圖式。這個階段中,較明顯的詩社有強調台文寫作的《蕃薯》詩刊、有強調創作與詩學並重的《台灣詩學季刊》,以學院詩人為號召的《學院詩人群年度詩集》、以女性主義為宗的《女鯨》詩刊,以及不復高標主義詩學的《植物園》、《雙子星》等詩刊。整體地說,九○年代後,台灣的新詩走向已經不再是結社結盟、主義是從,而是以詩人詩作的出現,表現新詩的輿圖。
因此,八○年代之前用詩社詩刊就可以說明新詩的主要風潮;九○年代之則是以詩人詩作來型塑詩的風潮。九○年代的詩風,因而也與八○年代之前那種截然劃分的主流樣貌不同,呈現了政治詩、都市詩、台語詩、後現代詩、大眾詩、女性詩以及新興的網路詩等多元多樣風貌。
目前仍持續出刊的詩刊,舉其大者,有元老級的《創世紀》、《藍星》、《笠》、《葡萄園》、《秋水》、《大海洋》,以及新興詩刊《台灣詩學季刊》、《雙子星》、《海鷗》、《乾坤》、《女鯨》、《學院詩人群年度詩集》等,比較起七八○年代風起雲湧的詩刊詩社,落寞不少。
2000/4/16 台北•
2000/6/1誠品書店《好讀》
收入向陽《浮世星空新故鄉──台灣文學傳播議題析論》(台北:三民,2004),頁142-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