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 2001/03/20 ●更新:2009/06/30             | 知性的 | 感性的 | 批判的

 

  

 
風向球

龍應台在人間副刊連續登載的系列文章,維持著她一貫的雄辯風格,理路清晰、邏輯嚴謹,但更重要的是從中可以看到一個傳統自由主義知識份子對於當代台灣政治社會與文化發展的憂慮和直言。


.................................

 

 footnote
本文也收入龍應台《面對大海的時候》書中。

作者:龍應台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3 年 12 月

 


 

 海,以及波的羅列:回應龍應台〈面對大海的時候〉

 

向陽

 

 

龍應台在人間副刊連續登載的系列文章,維持著她一貫的雄辯風格,理路清晰、邏輯嚴謹,但更重要的是從中可以看到一個傳統自由主義知識份子對於當代台灣政治社會與文化發展的憂慮和直言。這系列文章最少說明了龍應台在走過官場之後,並沒有遭到台灣官場文化的浸染,仍能維持知識份子言所當言、言所欲言的坦蕩磊落。這是作為她的文學夥伴的我感到敬佩之處。

聆聽龍映台「面對大海的時候」的演說,不由得讓我想起台灣詩人林亨泰寫於五○年代的一首題為〈風景No.2〉的詩。在那個國民黨威權體制控制下的台灣,面對大海是台灣人不敢想像的一件事,林亨泰的詩這樣寫著:

防風林 的
外邊 還有
防風林 的
外邊 還有
防風林 的
外邊 還有

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
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

這首詩通過「防風林」、「海/以及波的羅列」兩組隱喻,暗示了戒嚴年代台灣人民遭到國民黨以重重防風林禁錮於島內,不被准許接近大海、觀看波的羅列的鎖國待遇,讀來令人動容,詩中的「然而」清楚寫出了台灣被禁錮然而企盼自由的心境。龍應台演講中所提到的「在政治封鎖的台灣長大,我潛意識中以為所有的國家都是『孤島』」,「在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時期裡,台灣的海岸線不是海岸線而是警戒線」。都和林亨泰寫於一九五九年的這首詩可以呼應。

一九五○年代的台灣,一九五○年代的台灣,基調是苦悶的,聲音是瘖唖的,在國民黨強化他的法西斯威權統治下,形成一個苦悶的年代、沉默的人民的灰色系時代景觀;特別是在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之後,更有「一種悽涼的和平,籠罩在台灣上空,就像森林大火之後那層厚厚的灰燼」﹝引賴澤涵等著《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件》﹞,覆蓋在台灣的社會底層和人民的心頭。不僅如此,就是隨國民黨政府來台的外省知識份子、連同基層軍公教人員,也充滿著一股無奈,受到壓迫。我剛完成不久的博士論文就是以當時雷震和《自由中國》的奮鬥為主題,研究當時的自由主義知識份子如何,套用殷海光的話,「向反理性主義、矇昧主義、褊狹主義、獨斷的教條毫無保留的奮戰」。龍應台和我都在那個年代渡過童年,自然可以理解台灣在兩蔣統治年代中「大海」的不在。我的淺見以為,分析台灣的政治、社會和文化變遷,這個歷史情境的了解是必要的。

今天的台灣所以看得到大海,擁有豐富的波潮,多元羅列,是在像雷震、殷海光這樣的眾多的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的奮鬥下,是在他們當時連結的本省籍政治菁英如李萬居、高玉樹的爭取下,乃至於美麗島事件以及其後眾多民主運動人士的犧牲下獲得的。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的不是省籍、族群的分別,而是威權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分野。

向陽與龍應台合影,2005年香港。

龍應台指出了台灣的現象,沒有分析此一現象的歷史成因,我願意做這一個補充。

其次,我相當認同龍應台對於「一個成熟的論辯文化」的期待和呼籲。這是台灣作為海洋國家,發展海洋文化,首先必須培養的論述領域。我們看到大海了,自由了,卻還習慣大陸思考,總是要求劃一的、整齊的、秩序的、標準的規則,卻忘了與大海同時出現的是「波的羅列」,是各種不同的、相異的、相背的,乃至相互違逆的思想波濤。被稱為「多元」的這些思想波濤,不是通過傾軋,而是通過論辯,互侵互融,而後成就了海洋的繁複風貌。龍應台這系列文章,讓我們看到一個知識份子寬闊的胸襟,即使部分論點有龍應台思考上的盲點,我也未必同意。但是她提出的類似哈伯馬斯「公共領域」的理念,我相當肯定。

最後,我想說的是,龍應台自八○年代執筆批判台灣的政治和社會,掀起「野火」以來,促使文化領域和社會的對話,打開了窗口,她的貢獻當然不應該被忽略。戰後的台灣,從殷海光以下的知識分子,投入思想啟蒙,也投入政治、社會改革行列,他們的戰鬥抗爭目標非常明確。但是,光有批判言論還不夠,知識分子的勇於實踐也該受到社會期許。龍應台從《野火集》之後到今天,論述不少,但似乎還是缺乏實踐,聽龍應台說,她未來希望辦一份文化雜誌,我期許她的夢想成真,這是實踐的開始。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像五○年代的雷震、殷海光或者是有理想的政治家、藝術家、文學家、思想家,他們的眼光絕對不可能被侷限在現實的、短暫的、政黨的鬥爭與輪替上;他們對理想的堅持,一以貫之,絕不妥協。這對龍應台來說,不是困難的路途,我要祝福她。


 

2003/12/01南松山 •2003/12/22《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林淇瀁論文《書寫與拼圖》封面

 

基測國文考題《明鑑》釋疑
活的文學在民間
展讀創世紀台語詩專輯
素樸作為一種價值
重讀龍應台《野火集》
在暗房透光的年代
回應龍應台〈面對大海的時候〉
母語並未「當道」
期待新的篝火點燃
台灣文學傳播的鮮活見證
對鏡的心情
值得喝采的大考作文題
母語新世界
網路新島嶼
小太陽與大風景
春花「望露」
書寫行為的再思考
關於台灣新詩史建構
關於讀書會與閱讀運動
台灣詩社詩刊起落小誌
論「嘉義二二八美展」參展詩作
千禧•預言•難
另類的聲音
打造台灣文學新故鄉

 

®Xiang Yang Workshop 2001-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