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 2001/03/20 ●更新:2009/06/30             | 知性的 | 感性的 | 批判的

 
 

少掉一座核電廠,多出千百座美麗花園。答案,在全體台灣人民的手中,在全體台灣人民面對台灣歷史、人文和自然生態、環境保護課題而願意多一點素樸生活、少一些無謂的、過度的經濟開發的決志之下。

 

 


.................................
 footnote

 

 


 

來唱美麗島嶼怒吼的歌


●向陽

 

 


車子由蘇澳往山上攀爬,就進入了蘇花公路,藍色的海先是由左側的照後燈湧入,接著湧上了左側的車窗,湛藍的海在亮麗的秋陽下閃動著瀲灩的波光,東海岸由這裡開始,在中央山脈的嶙峋偉岸和太平洋的狀闊波濤合力對話下,展現了台灣最為美麗的容顏。耳邊流動著李雙澤寫於七○年代的「美麗島」: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們正視著,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不要忘記,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是我們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

是原住民歌手胡德夫於千禧年新唱的歌,七○年代的主唱者是楊祖珺,三十年過去了,楊祖珺的唱腔我依稀記得,其中飽含著昂揚、激越的革命情感,在灰暗的戒嚴天空下抖擻而不畏;胡德夫新唱的歌則雄渾中微帶蒼茫,在台灣已經脫離威權統治的喧嘩眾聲之中,表現了對這塊土地不移的摯愛,然而這樣的歌聲,相應於資本主義化的台灣社會卻愈發低沉而遙遠了。這婆娑無邊的太平洋,如果也聽到「美麗島」這樣的歌聲,應該會為台灣的終於脫出獨裁枷鎖、重獲自由感到欣慰,這樣一首傳唱了三十年的民歌,唱出了台灣土地和人民漫長的期待和欣慰。

車子在蜿蜒的山道中爬行,在台灣東海岸高山和大海交會的所在,四百年來勇敢的台灣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正是在這條壯觀的蘇花公路中展現。蜿蜒的山道,彷彿美麗的衣紗纏繞著台灣的裙裾,若隱若現,向來往的人車娓娓訴說台灣開發的歷史。從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水手行經海上,發現這塊美麗島嶼,以他們閱盡山水的眼光驚呼「Ilha Formosa」﹝美麗島嶼﹞開始,台灣終於走出幽閉,進入當時歐洲的世界地圖。在這之前的台灣,原住民早已活躍於高山海隅,狩獵捕魚,渾然世外仙境,山羌野鹿導引他們赤足的腳跡,一定也翻爬過窗外連綿的山群;飛魚鯨豚吸引他們的目光,一定也搜巡過眼前這無限狀闊的大洋。而後,台灣開始成為國際社會垂涎的標的,荷蘭人、西班牙人、中國人與日本人先後進入這塊土地,依照他們的利益,依照他們野心,也依照他們的命名,統治無主的海疆,建構統治者的神話。從十六世紀中葉至今,四百五十餘年過去,台灣雖以福爾摩莎之名揚名世界,卻也因此備嚐殖民悲哀。美麗島嶼,自由土地,竟然如同海嘯之沖激岩岸,山風之剝削林木,如天譴,如咒詛,在變動的板塊之間發出了哀鳴。

蘇花公路,標誌了這台灣東部開發行經的途徑,這是一條血淚汗水交織出來的歷史長廊,崎嶇山路,峰迴路轉,狹窄隧道,時明時暗,或者是藍色汪洋的呼喚,或者是青鬱山林的嘆息,雜沓繁複的統治者在這無主的島上寫他們邊疆史。中國清朝政府治台之後,開始注意到台灣的東疆,首先是因為一八六八年﹝同治七年﹞英國人何恩﹝Horn﹞和德國人美利士﹝Milisch﹞由淡水進入大南澳拓墾,兩名洋人雇工伐木、抽藤、採料,並且販售軍火,並與平埔族人交通,這才讓清朝政府警覺台灣東疆的問題;越五年後,一八七三年﹝同治十二年﹞,日本陸軍少佐樺山資紀也密探蘇澳,準備召集噶瑪蘭各社及淡水「熟番」起事,入侵台灣;接著,次年爆發「牡丹社事件」,日本藉口三年前琉球商船遭南部牡丹社原住民殺害,興兵問罪,登陸琅喬,清政府最後退敵,於是決定「撫番開路,這才開始了「通闢後山」的政策。蘇花古道,是在這種情境下打通的。

這條古道的開拓,奠定了蘇花公路的基石,前山到後山從此銜接,在當時欽差大臣沈葆楨的主事之下,兵分南、北、中三路,開通後山,蘇花古道即由提督羅大春率軍完成,自蘇澳到花蓮港的北路,計二百零五里。開路初期,當時的福建巡撫王凱泰曾以詩記載這條古道的開鑿狀況,詩云:「泗波瀾外海雲封,踏遍花蓮亂石蹤。鳥道羊腸今已鑿,且銷金甲試春農。」可以想見當年清兵在亂石崩雲的山海交界之處開鑿古道的艱辛。一百多年後的今天,蘇花公路一樣亂石崩雲,景緻壯觀,不一樣的是,這條通往花蓮的道路,其後經過日本政府的重新開鑿,在一九二五年﹝大正十四年﹞完工,不過,部份舊有的古道已被廢棄,今天的蘇花公路,是在日本人修築的新道之上開通。

而我正開車行經這蜿蜒道上,台灣尚存最具原始風貌的淨土蘇花公路;從清朝到日本的統治,從日本政府到國民黨政府,蘇花公路和整個台灣都見證了外來政權的開拓史,也見證了台灣這塊土地的滄桑,由羊腸鳥道到雙向通車,由泥土石礫到柏油馬路,時光一路前行,政權不斷更替,只有太平洋和中央山脈的傲岸山群沒有多少改變,仍然恆定地注視著台灣,這美麗島嶼,站在這太平洋的最高點之上,忘掉了歷史的屈辱,展現她們美麗的容顏,守護島上的子民。

蘇花公路,作為一條窄仄的走廊,避過了台灣西岸高度開發所帶來的凌夷和破壞,也躲過了道路通過之後人類經濟開發慾望的肆虐。美麗的海岸線從蘇澳到花蓮一路展開,艱險,成為保護美麗的唯一法門。相較於台灣西岸的醜陋,東岸維持美麗的風格,相較於西部平原的繁華美艷,東部縱谷則純然天成。在醜陋與美麗之間,在繁華俗艷語純然天成之間,我知道,改變的力量只有一個,那就是經濟開發的無限擴張,物質慾望與資本市場毫無節制的攫取肆虐。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數百年來,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開創了一個奇蹟,為了改善生活,提昇品質,開發是必要的手段,但如果開發之後仍然不斷擴張,自然與人類的生命都將有被耗盡的可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這些農業時代最甜美的記憶,如今已經帶著鄉愁的味道,在台灣進入後工業時代之後,殘存於鄉間,殘留於東海岸線,我們這一代人如果還在肆意開發,有一天這些土地的香味也可能飄散絕塵,這美麗島嶼的自然、田園、高山和大海之美,都可能棄我們而去。

賺得經濟成長,喪失自然環境。車過和平看到水泥工廠,車過清水斷崖之後進入國家公園區,一邊是塵土飛揚、灰色的天空,一邊是花香鳥語、綠色的山林。我們需要什麼,其實已經分明。

我在由蘇澳到花蓮途中,被山與海的對話勾起了的歷史與自然的沉思,在抵達花蓮之後仍然不斷迴盪心中。我們需要的是像花蓮這樣美麗的樂土,作為我們的家園,而不是工業廢水和污染化妝過的城市。


由花蓮回台北,一定會經過鹽寮,一個同樣記載著歷史與自然對話的所在。鹽寮屬於貢寮鄉,一個舉鄉反核四而聞名世界的台灣鄉鎮,而鹽寮則以黃金沙灘與一八九五年﹝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本登陸台灣地點著稱,其後立有「領台紀念碑」。車子停在鹽寮濱海公園之後,我進入園區,站在一九七五年重建而改名的「抗日紀念碑」前,秋天的黃昏,百年前日本近衛師團大軍由此登陸的海濱,軍靴的踐踏,先從柔美細緻的沙灘開始,然後逐步向台北挺進,從沙灘上出現的日本軍隊身影,彷彿仍在殘存,五十年的軍國資本主義殖民統治居然是由黃金一樣美麗的海灘起步。鹽寮的歷史意義,伴隨著她的海岸美景,令人錯愕,也叫人心悸。

由鹽寮為中心往外推,原名「摃仔寮」的貢寮鄉,在漢人足跡尚未進入之前,原是凱達格蘭平埔族人的部落與狩獵之地,原名「kivanowan」(基瓦諾灣),直到一六二六年﹝明朝天啟六年﹞西班牙駐馬尼拉總督派軍隊沿台灣東海岸北上登陸今天的三貂角﹝取Santiago,聖地牙哥台語音譯﹞,並由此長驅直入,在基隆建城,名曰「聖救主」﹝San Salvador,聖薩爾瓦多﹞,越兩年後,更進佔淡水,築「紅毛城」﹝Santo Domingo,聖多明各城﹞,與當時已經佔據台灣南部的荷蘭瓜分了台灣。從鹽寮到三貂角,歷史上成為外來政權入侵的兩個入口,這一條海岸線上美麗的黃金沙灘,留存的是台灣歷史的印記。除此之外,三貂角是臺灣本島最東的地點,除了西班牙的入侵和命名的歷史意義之外,作為東北角海岸的自然景觀,與鼻頭角、龍洞,福隆、鹽寮。共同形成的海灣或海灘,更是台灣最可珍貴的自然奇景。

鹽寮附近也留存了漢人勢力進駐的古蹟,那是一七七三年漳人吳沙招募墾民來台開墾,就在丹裡(仁里村),吳沙以此為據點,往東推進,最後南向開墾了噶瑪蘭平原;加上清同治年間台灣總兵劉明燈所闢的草嶺古道以及他所題的「雄鎮蠻煙」碑和「虎」字碑,都標誌了漢人與平埔族原住民、歷史和人文的交疊。這美麗的東北角海岸,台灣最最東北的岬角,我們若不知疼惜,台灣還有什麼所在值得疼惜?

離開鹽寮公園之後,天色已暗,車流與每部車的後煞車燈映紅了貢寮鄉的公路。我想起多年以前行經此地看到公路旁繫滿的「貢寮反核四」、「不要核子,只要孩子」的抗議布條、標語,如今都已清除殆盡。這個位居臺灣最東北角,東瀕太平洋的鄉鎮,以全鄉居民普遍「反核四」而名噪四方,一定有她的道理。如果這裡不蓋核四,鄉民的生活與就業可能維持原來的農、漁、養殖方式,加上人文古蹟和自然生態、觀光休閒,日子也許沒有多好過,但是卻擁有生命和自然、歷史對話的怡然自得。貢寮不要核四,一定有她的道理。人有選擇生命價值和生活方式的權利,貢寮人有反對核四在此興建的決定權,用全台灣的經濟發展與用電需求作理由,要求或強迫貢寮人接受一座可能破壞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的核能廠,我們忍心嗎?

我想到一九九五年高成炎教授發表在《自立早報》發表的一篇文章,題目好像就叫〈見證抗日與反核的百年鹽寮〉,核四預定地就蓋在鹽寮海濱公園對面,因此高教授認為「這座紀念碑見證了台灣百年來,土地與人民所受之災難、統治者之殘暴及欺騙,也見證台灣人民自主力量的興起,也終將見證人民力量的最終勝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這篇文章中記述了詳盡的反核過程,一條漫長的道路,也是一條暗夜行車的路途。在台灣美麗的島嶼設置核電廠,是台電從一九六四年開始的規劃,一九六九年台電建核一廠,一九七一年開工,七八年發電;核二、核三則於八三年及八五年完工發電。這是十六七年來已經濟發展為名國民黨政府進行的「核電建設」,相對的,是民間反核運動的展開。一九八五年,五五位立委連署要求凍結核四預算,八七年民間反核運動開始發動,民進黨與台灣環保聯盟參與,八八年之後年年都有反核遊行。人民用他們的腳愛惜台灣的土地,反對台電用核電廠踩踏這美麗島嶼,而鹽寮反核自救會及貢寮鄉居民更於九五年首辦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公民投票,締造了百分九十六反核的歷史記錄。二千年陳水扁當選總統,行政院宣布廢核四時,貢寮鄉民的高興之情,讓人印象鮮明。這些難道都不能喚醒除了貢寮以及反核人士之外台灣人民的醒覺嗎?

鹽寮會不會繼續因為復工的核四廠而失去美麗,再度沉淪,鹽寮海濱的紀念碑,除了標誌台灣的淪陷於日本之外,會是一座標誌台灣核電勝利的羞恥之碑?或是見證台灣人民反核決心與力量的勝利之石?考驗的不該只是貢寮鄉民,還是所有愛惜這塊土地的台灣人民。於是當二千年行政院決議停建核四之後,鹽寮鄉民喜極而泣,哽咽而說不出話的畫面,那鑼鼓聲、鞭炮聲,居然在其後因為在野聯盟的杯葛,隨即成為一場噩夢,一齣嘲諷劇。我來到鹽寮,離開鹽寮,可以感覺貢寮鄉民的心如刀割,這沿路歷史、人文與生態的美麗與厚實,會不會,會不會最後還是遭到核電廠冷酷的獰笑所凌辱?

將來的台灣歷史將如何紀錄這一章?貢寮人希望建立的「非核家園」會成為台灣史的榮耀?還是恥辱?歷史正注視著核四的發展,注視著包括貢寮鄉民在內的所有台灣人民的最終選擇。


回到台北,政壇繼續喧鬧,拼經濟仍然是朝野關心的議題,立委改選後,部分擁核的立委下去了,但核四廠仍在興建中。我在蘇花公路之旅,東北角海岸之行中,感受到的台灣淨土的印象和體會,可能是很多台灣人共同的感覺,也可能不是。但無論如何,台灣終究是我們與子孫後代共同的家。台北在意的或許是創造更多的電力,應付更奢侈的消費和浪費,創造「永無止境」的經濟「奇蹟」;核四不可能蓋在台北,不可能蓋在都會地區,於是台北選擇了鹽寮,選擇了台灣偏遠的角隅和離島。這些角隅和離島原來是台灣美麗的淨土,卻因此懷璧其罪,成為創造台北繁華的垃圾場和危險機房,今日鹽寮的美麗之下,原來隱藏著醜陋與危險,金黃的海砂也將因為核四的建成流失殆盡,成為灰濁的死海。這是台北那些擁核的政商名流樂見的結果嗎?

相較於蘇花公路的渾然天成,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雄偉壯觀,中央山脈和太平洋的繾綣相對,自然天險反倒保障了東海岸的人文與自然、歷史和地誌,「非核家園」在群山險峻之中不假外求,無待抗爭,帝雉出沒於深山、鯨豚躍跳於大海,介於台北和花蓮之間的鹽寮何其不幸,竟成為泡沫似的經濟發展吞吐毒害的機房?這使我想到由交工樂隊推出的「非核家園進行曲」的歌詞:

我們腳踏著豪邁
我們來自那高山
來自海洋和平原
我們如河般蜿蜒

我們腳踏著勤勉
要為子孫和祖先
奠下永續的生態
非核的家園

腳踏著豪邁
非核的家園
腳踏著豪邁
非核的台灣

我們豪邁的足跡
就是歷史的分際
我們怒吼的歌聲
就是進步的呼聲

我們邁向的社會
將無萬年的核廢
我們腳踏的土地
生命自然的演替

腳踏著豪邁
非核的家園
腳踏著豪邁
非核的台灣

這會是七○年代李雙澤「美麗島」怒吼精神的再生與重唱嗎?在那個極權獨裁統治的年代中,緊鄰婆娑無邊的太平洋的台灣,被形容為「是我們自由的土地」,唱者憤怒,聽者苦悶,但終於在一九八七年的解嚴以及其後的總統民選之後成為活生生的事實,到了二○○○年重唱之際,我們一點也不靦腆,可以放聲而歌;「非核家園進行曲」譜出的「非核家園」在核四停建而又復建的此際,聽來備感悲戚與憤怒,備覺嘲諷與無奈,有可能嗎?真有可能在三十年後,或者不久的將來,這首歌就能讓歌者唱得理直氣壯,聽者聽得抬頭挺胸嗎?

少掉一座核電廠,多出千百座美麗花園。答案,在全體台灣人民的手中,在全體台灣人民面對台灣歷史、人文和自然生態、環境保護課題而願意多一點素樸生活、少一些無謂的、過度的經濟開發的決志之下。

 

 

●2000/4/13 沙鹿      ●2000/5/1 台灣日報副刊


 

 

在塵煙漂浮之間
石頭記五則
旅人手記
昨夜西風
人與土地的吟哦
山谷歲月
微雨
千禧四想
暗室出口
來唱美麗島憤怒的歌
夢想的版圖
笛韻清聲
雲的家鄉
茶香攜帶我的童年
山村車光寮
到花蓮的路上
暖色調的冬陽
旅人的夢
在寒流中聽冬天的歌
平埔族母子的憂戚
春來日暖
送舊歲迎新生
懷念金陵先生
追思信疆兄

 

®Xiang Yang Workshop 2001-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