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 2001/03/20 ●更新:2009/06/30             | 知性的 | 感性的 | 批判的

 

  

 
文化小鼓吹

文學讀本和歷史讀本的推出,是對於過去教育餘毒的洗滌,讓我們的孩子們通過自主的閱讀,分享不同文學家的創造性想像、了解先民在這塊土地上不同年代走過的歷史跡痕,掌握真實的台灣圖像。


.................................

 

 footnote

 


 

塗抹、扭曲、詆毀

   部分媒體如何看待台灣文史

 

 

向陽

 


由教育部「青少年台灣文庫」諮詢委員會策劃、國立編譯館主編的歷史讀本六冊,於十一月下旬舉行新書發表會。這是繼文學讀本﹝十二冊﹞於年初出版之後又一套為台灣青少年量身打造的文史讀物。年初的文學讀本詩、散文、小說各四冊,選輯自日治時期以降台灣新文學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以具有文學性、青少年性和台灣性為編選方針,收入作家兼具本土出生、以及戰後來台的新住民作家、族群,作品也兼顧日治時期的日文書寫、台語、客語和中文,有助於青少年了解台灣文學多元薈萃的風貌;而剛出爐的歷史讀本,則採主題書寫,從台灣歷史人物、事件、史料構成主體,分別撰述,藉以呈現近代台灣歷史發展脈絡。兩套讀本的編法雖然不盡相同,協助、提供青少年朋友透過閱讀豐富文史視野,了解台灣圖像的用心,則是一樣的。

教育部策劃適合青少年閱讀的讀物,提供青少年課本之外的文史讀本,無論就教育、學術或推廣國民閱讀的社會目標來看,都是值得肯定的作為。長期以來,台灣受到過威權統治的言論與思想宰制,導致教育的僵化、死板和一元化,以灌輸意識形態和鞏固威權統治為目的,這是走過戒嚴年代的國人,不分藍綠、族群都親身體會過的慘痛記憶。這樣的政策貽害至今,仍未真正化解,其中較顯眼可見的有三:一是青年學子思想言論受到禁錮,無法接收多元思想的啟迪,導致欠缺獨立判斷的自主人格,民主價值至今難以真正落實;二是台灣的歷史、人文和記憶遭到壓抑、扭曲,虛妄的中國想像﹝遠離近代中國真實的中國想像﹞被塑造成一種不可挑戰的神話,真實的台灣成為幻影、虛構的中國成為真實,統獨論爭的干擾今日台灣,良有以也;三是台灣內部族群的文化、語言和創造性的藝術文學也因此被排拒於邊陲,在所謂「中華文化」的巨大陰影之下,不被認知、不被學習,原住民、客家文化的萎縮,由此而來;不同族群﹝包括新住民﹞在這塊土地上的流過的血汗、記憶和創造也因此隱而不彰,族群之間的矛盾就在欠缺相互了解之下形成。

文學讀本和歷史讀本的推出,是對於過去教育餘毒的洗滌,讓我們的孩子們通過自主的閱讀,分享不同文學家的創造性想像、了解先民在這塊土地上不同年代走過的歷史跡痕,掌握真實的台灣圖像。這就是「青少年台灣文庫」真正可貴之處,這兩套書並非正式課程教材,因此沒有灌輸意識形態的企圖或作用;也非考試根據,因此也沒有箝制或壓抑任何想像的權力施為或可能。在台灣的文化工業已經受到商業機制的掌控此際,這兩套文庫的推出,最少足以讓青少年的閱讀機會和領域有所選擇、有所拓展,從而認知自己腳踏的土地、生身的台灣,她的過去、現在,引發開創台灣未來的願景。

遺憾的是,這兩套書前後兩次發表,都遭到部份媒體的扭曲解讀和有意無意的錯誤詮釋。文學讀本年初推出時,因為新詩讀本收錄李勤岸台語詩〈海翁宣言〉,其語言使用漢文、羅馬字並用方式呈現,遭媒體以「比火星文還難懂」譏之,並以此質問教育部長;這次歷史讀本六冊推出,媒體又以其中李筱峰教授編寫的《唐山看台灣:二二八事件前後中國知識份子的見證》大作文章,說其中充滿政治性語言、情緒,因此整套歷史讀本都屬台獨學者論述。媒體記者也是知識份子,受過高等教育,在面對自己可能不熟悉或仍有待了解的領域之際,應該仔細讀完這些讀本,再作評價;若因趕稿沒有時間,最少應該請教該領域專業人士就這些疑問之處有所釐清,再進行報導。然則,前有對文學讀本的譏諷,後有對歷史讀本的扭曲,這不但凸顯了報導者的偏頗,實際上也反映了缺乏專業訓練和對台灣文學、歷史的無知。媒體從某個層面來看,不僅是社會公器,也是意識形態機器,其扭曲報導在專業上是必須受到檢討的。

以李筱峰編《唐山看台灣》為例,這本書蒐集二二八前後曾經到過台灣的中國記者、作家、學者以及軍官的言論、文獻,加以彙編整理,讓這些當年親歷台灣二二八事件的第三者的見證,如實呈現出來,李筱峰更在該書言中強調這是史料彙編,藉以讓讀者了解當時的中國來台人士如何看待二二八事件。只要媒體記者花十分鐘時間讀完該書導言、目錄,就會發現這本書並非編者的論述,而是史料的呈現,一如記者的「有聞必錄」,提供文獻、滿足讀者「知的權利」,與媒體記者扮演的角色一樣。書中章節篇名「政治腐敗,接收變劫收」、「經濟逆退光復變貧窮」、「軍紀敗壞官兵變強盜」、「文化隔閡祖國變阿山」、「大軍壓境精英變亡魂」等都來自文獻,與報紙編輯根據新聞稿下標題亦無不同。身為媒體人,看到這些見證字眼而色變,其歷史和新聞專業素養恐怕都有提升空間。更何況這些媒體還忽略了二二八之外,歷史讀本尚有呈現台灣客家文化的《藍布衫、油紙傘》、記載加拿大傳教士馬偕行誼的《來自遙遠的福爾摩沙》,及描寫一九二零年代台灣文化運動的《狂飆的年代》等書,全部冠以「台獨歷史學者論述」,更顯見媒體對其自身專業尊嚴的踐踏。

有這樣的媒體,台灣的歷史、當代的記憶,要不被塗抹、扭曲、詆毀也很難!


 

2006/12/3自由時報星期專論

 

挽救邵族命脈與文化
再振歌仔戲雄風
期待多元與多樣的台灣文化
以台灣文學清澄台灣真實圖像
高中國文教育應以文學欣賞為鵠的
整合拼音系統以挽救台灣語文
挽救台灣語言要從本土語文教育做起
打造保障族群語文的教育環境
萬勿走回一綱一本死胡同
欣見台灣古典文學整理
媒體應謹守「四不」原則
看到冰點也得看到冰山
在自立台灣先後停刊之後
媒體如何看待台灣文史
媒體面對公眾,捫心豈能無愧?

 

®Xiang Yang Workshop 2001-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