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一切,隨著季節、氣候和地理條件而有不一樣的形色,春夏秋冬,逐一運行,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就可以了會人生的道理。農業年代,春天耕,夏天耘,秋天收,冬天藏,耕耘收藏,有出有入,沒有不耕耘的收藏,也沒有不凋謝的花果,生帶來死,死迎接生,天地自然,自有道理。今天的社會雖然已漸遠離農業年代,走入後工業年代的資本消費階段,鼓勵消費以營求資本利得,一切追求極致,人們不斷經營,非得把所有資源應用到窮盡不可,「用有限的資源達到無窮的效能」因此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則神話,表面上看是善用有限資源,其實卻使得所有資源都窮盡了,大大小小的資源都被用到極致,匱乏與趨疲就成為可以預見的危機。
我們不斷耕耘、卻吝於收藏,且用最多的消費,刺激更多的開發,正是這個資本消費年代最主要的寫照。開發,不留餘地,於是高山叢林遭到馬路和人煙逐一破壞,海岸河川也因此逐一破碎扭曲,斧金不以時入山林,網羅不以時入河海,最後是掏空了山林河海,使得本來藏無盡的大自然無法與時更新,敗相畢露,風雨一來,土石奔竄,河水氾濫,遭殃的還是依賴自然存活的人類。這就是大自然反撲的後果。
近年來的台灣,遭逢九二一地震浩劫,之後又連著幾次颱風水患,連首善之都難以倖免,而中部幾個素以明山秀水著稱的縣市更是土石累累,形如窮山惡水。面對著這種大自然傳遞的警訊,我們已到了必須覺醒的關鍵時刻。多一點水土自然保育,少一些經濟資源開發;多一些收藏,少一些耕耘,恐怕也是我們護持台灣這塊美麗島嶼應做該做的急迫要務。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開發帶來經濟發展,同樣地也帶來環境的破壞。前者雖然可以刺激這一代的物質繁榮,後者則將導致下一代的生存危機。此刻的台灣,在經濟不景氣之下,正面臨兩難的選擇。
《指月錄》記載一則禪話,談的是真如本相與般若智慧,說「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這則偈語,以翠竹黃花象徵佛身充滿萬物,般若智慧充盈天地,意義相當深遠。從保愛自然生態的角度看,尤其如此,滿山翠竹青綠,處處黃花燦開,則春美秋好,良景無限,土地與住居便都充滿歡喜,生命也就富足長安。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拼經濟固然迫在眉睫,愛生惜物,挽救已經蕭條的自然生態與環境,讓這塊土地適合我們與下一代長住,或許更是我們這一代人所需的智慧。
──2001.11.22.人間福報副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