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星空新故鄉》這本書收錄近五年來我所撰評論共廿三篇,其中有長論、有短評,都環繞在當代台灣文學的傳播議題之上;具體的範疇,則如本書分卷所示,集中於三個主題:一是紙本媒介﹝報紙副刊、雜誌、書籍﹞的傳播取徑觀察、二是網路媒介的傳播功能析解、三是台灣文學的傳播趨勢探討──總的來看,這三個主題,與近五年來當代台灣文學所面臨的傳播困境都有相當關聯。紙本媒介遭逢的問題是,文學已經不再是閱讀市場中的主流,無論報紙副刊、文學雜誌與書籍出版,呈現的是新生讀者流失、舊日風華難再的窘狀,而讓整個文學社群有文學已死的感慨與喟嘆;新起的網路媒介看似可提供文學傳播更加寬闊的空間,突破舊有紙本媒介的限制與霸權,但在文學社群仍無力駕馭網路,而商業體系則已快速掌控此一資訊公路的現狀下,同樣難以暢快驅馳;至於台灣文學的總體傳播趨勢,更因紙本媒介傳播力量衰頹、網路媒介接近使用能力障礙,而處於前景難明的困境,加上在本土化與全球化之間如何定位的爭擾不休,其可見趨勢也陷於低迷狀態。
這些都是台灣文學界近五年來感到關心、並且為之焦慮的共同議題,這些議題與文學書寫無關,而與文學如何善用媒介強而有力地傳播文學訊息給社會、以深化文學對社會的影響、強化社會對文學的反應有關。對一個文學創作者來說,他的首要任務是寫出好的作品,是否暢銷、是否傳世,可以置之度外,無罣無礙;但是對文學社群而言,文學傳播媒介之弱化、傳播功能之不彰,卻可能帶來文學社群和整個社會對話空間的緊縮、互動的匱乏,連帶導致文學與社會關係的脫鉤。作家的作品,如果缺少讀者的閱讀,將只是少數精英的雕蟲之技,書寫的意義勢必渙散無徵,這不僅是文學社群必須面對的課題,也是每一個文學創作者應該關心的議題。書寫,無法也不能脫離讀者/社會的閱讀和回饋而單獨存在。文學傳播的重要,就在於它關注媒介功能的發揮,著重如何激發讀者/社會的閱讀與回饋,來成就書寫之意義的完整。本書各篇所論,多少希望傳達這樣的想法與訊息。
因此,本書各篇論評的撰寫,雖有時間久暫、範疇大小、性質輕重之分,但主要採取議題導向,通過文學傳播議題的凸顯,探究、分析當前台灣文學日漸被社會邊緣化的癥結所在,並提出我淺薄的對策與建議,藉供文學社群和讀者/社會的參考與討論。其中,又以網路媒介出現之後,文學與網路媒合的關係,更是近年來我涉身其間、觀之察之喜之憂之而又無可奈何之的研究領域。因為網路的出現,文學在媒合過程中當然會產生質變與量變:質變者,文本本質之變,紙本媒介的文學,文類清楚、規範嚴謹,遵循一定的美學標準,但網路文本則超脫既有文本之外,因著網路媒介可以負載影像、圖畫、聲音和程式設計的特性,而自然﹝或不得不然﹞地產生異於紙本的多媒介表現形式,因此有學者以「超文本」稱之,這樣的文本,顯然已非傳統的文類所能概括,因而有「網路文學」或「數位文學」的新文類出現,它可能是詩,卻伴隨動畫而出,可能是小說,卻在彈指連結中介入圖像、詩、散文或其他藝術表現方式;量變者,文本形式之變,紙本媒介的文學書寫,居中必有守門人﹝副刊、雜誌、出版主編﹞負責選擇、淘汰,連帶的是權力的行使與典範的界定,因而文本的產製勢必遵循一套遊戲規則,出現在讀者之前的成品量稀而貴,從而足以建立一個具有貴族身分的「文人圈」,但網路一出,人人皆是守門人,可自行建置媒介,自行建立遊戲規則,網路文本的產製不再為文人圈所獨享,其量必多,而所謂「標準」﹝如文字的琢磨、文法的講究、修辭的妥適……等﹞因之遭到全面而徹底的衝擊,中心已去、規範不存,英雄或貴族在此一「大眾圈」中也就不值一文了。
從質變與量變來看當前的網路文學,可喜的是,文學書寫不再只是文人圈的禁臠、讀者不再只是單向接收的受播者,讀者是媒介的守門人,同時還是文本的原創者,這才是文學多元化、公眾化的理想國的境界;可憂的是,文學書寫畢竟具有專業的、美學的與意義的基本要求,正如同網路人人可用、但網路科技則仍有其專業的、能力的與科技的基本要求,如果文學書寫者在網路空間中缺乏或受限於網路技術,乃至因為網路商業化而被侷限於一隅,則文學的前景勢必黯淡、發展勢必萎縮──後者正是當前台灣網路文學的病灶所在、問題所在。我在本書卷二「網路飛越舊星空」殷殷質問者在此。
當然,我也有可能過於悲觀,網路雖出,但紙本媒介仍在,也將繼續存在。麥克魯漢名言「媒介即訊息」,新媒介帶來新訊息,也帶來新內容,卻不必然表示舊訊息、舊內容的不在/不再。紙本媒介﹝書報雜誌﹞迄今仍為人們吸收閱讀資訊的主要來源,不因廣播、電視之出而衰竭逝去,面對網路亦復如此。本書卷一「繽紛花編繪浮世」所收對於報紙副刊、文學雜誌與讀書會的觀察,實則也可看出,七八○年代全盛時期的副刊影響力,雖然在報紙面對電子媒介的競爭、閱讀與廣告市場的分化而有弱化趨勢,並逐漸為第二副刊所取代,然而副刊畢竟仍在,須考慮者,如何肆應時代與媒介生態變化,調整資訊內容而已;又如雜誌,即使像《文訊》如此苦撐,卻也撐過了兩百期,從日治時期至今的文學雜誌,縱使屢仆,依舊屢起,其中彰顯出文學社群努力撐持文學傳播重任的意義,自然也不宜小覷。從傳播的角度看,如何在傳播策略上強化與讀者的互動、組織讀者的力量、鼓勵讀者的參與,或許是文學社群與文學媒介可以著力的方向。
最後,本書卷三「打造文學新故鄉」收錄我對高行健來台首場演講的回應,以及附錄我兩次專訪諾貝爾文學獎評審、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的對話,觸及的則是當前台灣文學社群關心的全球化課題。從鄉土文學論戰之後,台灣文學的本土化迄今仍在深耕中,但身處海洋國家,在全球化趨勢下,台灣文學同樣必須面對國際社會逐漸消泯民族性、趨同於國際性的趨勢。文學書寫也面臨如何表現/反映本土特殊性,而又能表現/呈顯全球共通性內容的考驗。我對高行健演講內容有認同有質疑,我在訪問馬悅然談諾貝爾獎的種種過程中,對此也都有所討論,希望足供關心台灣文學發展的朋友參考。
這本書的篇章,並非有系統的學術論述,也不是在有計畫的寫作策略下完成,而是近五年來因為報紙副刊、文學刊物主編邀稿,或相關議題引發我的注意而寫就,因此必然存在著部份論述上的缺陷或不足──這五年來,我實際上花費主要的心血於博士學業與論文撰寫,我的博士論文〈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自由中國》與五○年代台灣政治變遷之研究〉,屬於政治傳播/新聞史領域,本書則是從文學傳播向度所寫論評,算是博士研究學程的副產品,也可說是我在繁重的、乾枯的、苦悶的博士論文寫作過程中一道自娛的甜點──另一個副產品,則是兩年前由麥田出版社所出、以本名林淇瀁署之的學術論文《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若讀者因本書而對文學傳播產生興趣,可找來一讀。
今年五月我終於結束九年苦熬,通過論文口試,取得學位。檢索電腦硬碟中的殘稿,已可輯成一書,剛巧三民書局索稿,而得以付梓。此書算來,是我的第四本文學評論集,也是我在三民書局所出第三本文學評論集。一九八五年,我的第一本評論集《康莊有待》由東大出版;一九九三年,第二本評論集《迎向眾聲》由三民出版;一九九六年,第三本評論集《喧嘩、吟哦與嘆息》則因詩友渡也之約交駱駝出版社;現在這本集子能再交給三民書局,以第一本計算,間隔十八年;以第二本計,也已十年過去。這是書寫者與出版者在漫長時光中存留的奇妙因緣,我必須感謝三民書局長久以來的抬愛。此外,我也要感謝小說家林黛嫚,本書的出版,緣於她的大力推介。
二○○三年八月廿一日•南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