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 ( Friedrich W. Nietzsche,
1844-1900 )
一、簡介:
尼采是德國近代最偉大的詩人學家。他主張人性不變的特質,以及超越缺陷而面對現實的哲學理論,在人們心靈的深處激起強烈的共鳴感,使他能跳躍19世紀而成為20世紀的哲學家。
1869年,尼采任職於巴賽爾大學,教授的是古典文獻學,這一年也就是造就他一生學術研究與文學著述的生涯開端。直到1879年,尼采辭去這份教職以後,他先後出版了『人性,太人性』、『曙光』、『歡愉的知識』等書,開始邁向其思想發展的重要階段。他認為凡是具有藝術、宗教、哲學等特質的人類,為了繼續「生存的奮鬥」,都極需這幾本書的思想鼓舞。
尼采否定了時代意識以及人類生活得一切價值實體,提出「價值轉換」的新主張,他並認為此種轉換必須憑藉一種新人類的超人權力意欲來實踐,真理和善惡,只不過是人生現實矛盾中矛盾的假設與虛象。
尼采對於人生的看法,也有別於眾人,他使每個人去發現本身內在「真實的自我」,使人類獨自地搜尋他本身生活的意義。
尼采於1889年精神分裂,1900年死於魏瑪。德國當代哲學家洛威特(Lowith)曾說:「尼采是一位永恆的哲學家。」
摘錄自『尼采美學文選』導讀,萬象圖書出版,1998。
二、重要著作:
《蘇魯友語錄》,1962
《啟示藝術家與文學者的靈魂》,1968
《尼采自傳》,1974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1989
《探無限之原:分析基礎》,1989
《尼采美學文選》,1998
《歷史對於人生的利弊》,1998
《智慧活泉》,1999
《善惡的彼岸》,1999
《智慧提款卡》,1999
《華格納事件》,1999
《快樂的知識》,1999
《悲劇的誕生》,2000
《尼采智慧語錄》,2000
三、相關網站:
1. 尼采詳介
http://carl.vr9.com/nietzsche_born.html
http://carl.vr9.com/about_nietzsche.html
2. 尼采著作及有關尼采研究
http://www.usc.edu/~douglast/booksol.html
3.存在主義與尼采
http://members.aol.com/KatharenaE/private/Philo/Nietz/nietz.html
4.尼采中心
http://www.rpi.edu/~macphm/Nietzsche/index.html
5.尼采哲學探析及在教育倫理學的啟示
http://www.nmh.gov.tw/edu/basis3/16/gj16.htm